保持经济较快平稳海洋发展
自然资源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海洋今年上半年,经济较快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9万亿元,保持同比增长5.6%,平稳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6个百分点。发展我国海洋资源要素保障不断强化,海洋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经济较快海洋数智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保持海洋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平稳海洋经济延续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发展
资源供给稳步提升
作为蕴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海洋资源宝库,上半年,经济较快海洋能源、保持食物及水资源供给稳定增长。平稳
海洋原油、发展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6%、10.5%,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6.4%。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渤海油田“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项目、恩平21-4油田开发项目相继投产。
“蓝色粮仓”建设持续推进,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超5%。上半年,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平台投产,深远海养殖装备“经海七号”和三文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成功出鱼,进一步夯实优质海产品供给基础。
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取得显著进展。天津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一期工程第4条生产线调试成功,已具备日产12万吨海淡水的供水条件,将助力完善多元供水体系。
上半年,全国批准用海面积同比增长16.9%,项目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为更好推动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高效有序配置,沿海多地积极探索海域管理新方式。浙江台州开展海域使用权网上交易,依托浙江省自然资源智慧交易服务平台完成首宗海域使用权出让;广西北海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交海即交证”登记模式,实现成交后5个工作日内取得海域不动产权证书。
产业生态不断完善
培育海洋传统产业新优势、激活新兴产业新活力、谋划未来产业新赛道,是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关键。通过打造以产业化为目标的创新机制,塑造以市场化为核心的海洋产业生态,“蓝色引擎”动能正持续增强。
上半年,全球新造船市场持续活跃,我国海洋船舶工业交出亮眼成绩单。海船新承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超24%、31%和23%,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船型研发与设计能力同步提升,上半年行业推出多种绿色环保新船型。
海洋旅游进入繁荣发展新周期,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上半年海洋旅客周转量、海洋客运量同比分别增长9%、5.4%。随着一系列邮轮经济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邮轮经济加快复苏,上半年共有23艘邮轮运营206个航次,邮轮旅客运输量近50万人次。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加速回暖。上半年新承接订单金额为去年同期3倍,海洋油气、海洋清洁能源、海洋渔业等装备制造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成功,深远海养殖网箱装备“深蓝2号”实现陆地完工,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完成海上安装,大型海上风电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正式交付。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稳步发展,海洋药物研发有序推进。具有维持血脂健康水平和增强免疫力的双功效磷虾油新品发布,免疫抗肿瘤海洋一类新药“注射用BG136”顺利完成一期临床试验,“蓝色药库”开发计划项目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
海运贸易持续回暖
在外需回暖、外贸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等一系列积极因素影响下,海运贸易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高于一季度1.4个百分点。受全球换船进入高峰期和船舶绿色低碳转型等因素影响,船舶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1.1%;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2.3%。
沿海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我国港口新增7座大型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完成全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改造,舟山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全流程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完成,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9号泊位改造实现零排放、全电动码头,上海港洋山港区首次完成了国际集装箱绿色甲醇加注。国际干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已常态化使用岸电,沿海干线枢纽港岸电设施覆盖率超过90%。
海运外贸航线网络不断完善。“武汉—南沙港—东南亚”铁海联运线路开通,泉州港口岸开通首条直达印尼海运航线,陆海新通道“澳大利亚—湛江—遵义”海铁联运线路开通,“江西南昌—厦门港—沙特阿拉伯”开启多式联运通道,厦门港分别新增日本、马来西亚东马地区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航线。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我国海洋经济延续较快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海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阶段,要统筹推进海洋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着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巩固和增强海洋经济向好态势。
作者:纪文慧
(责任编辑:娱乐)
-
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font-size: 18px;">当地时间5月4日,据塔斯社援引当地紧急情况部门的消息报道,俄罗斯南部的 ...[详细]
-
近日,韩国现代汽车表示,将在美国进行创纪录的210亿美元160亿英镑)投资,以保护自己免受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现代汽车表示,该公司计划到2028年投资90亿美元,创造14,000个全职工作岗位, ...[详细]
-
GWS 与太古集团签署 Horns Rev 1 海上风电场运营与维护合同
Vattenfall公司已正式将运营和维护O&M)合同授予太古能源服务公司及全球风能服务公司GWS),负责世界上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Horns Rev 1的日常运营工作,该风电场坐落于丹麦海域。 ...[详细]
-
2024年西班牙发电总量的56.8% 将来自风能、光伏或水力发电
据2024年3月18日的报道,西班牙在该年度的电力供应中,有56.8%来源于风能、太阳能光伏以及水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该国电力系统在光伏和风能发电领域新增了7.3吉瓦的装机容量,创下了有史以来单年度新 ...[详细]
-
随着印度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争夺印度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可观份额。其中一些公司正在直接进入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或通过收购已投产和/或正在开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间接办法扩大了其现 ...[详细]
-
近日,芬兰科技巨头瓦锡兰公司重申其30年脱碳目标,承诺到2030年将一级供应商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5%。新目标以2024年排放量为基准,计划在2025年收集数据并制定跟进方法。据了解,瓦锡兰在2021 ...[详细]
-
根据Carbon Brief的最新分析,2024年英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3.6%,煤炭使用量降至1666年伦敦大火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最后一个燃煤电厂——诺丁汉郡的拉特克利夫燃煤电厂Ratclif ...[详细]
-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预测至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年均4%的速率增长。该增长量等同于日本全国电力消费总量,预计这一增长将通过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等低碳排放能源的扩展得到平衡。预计全球电力 ...[详细]
-
据英国《镜报》网站报道,英国天然气公司10月28日警告称,英国的天然气库存只够用9天。当前德国的储气量可用89天、法国为103天、荷兰为123天,与之相比,英国目前是欧洲储气量最低的国家之一。英国天然 ...[详细]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西蒙·斯蒂尔。双方围绕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详细]